地铁女乘客被拖行近乎全裸,为什么令人愤怒和恐惧?
林孤【矛盾,弱化一步就是和解,激化一步就是战争。】
1
一场“拖拽事件”,把西安地铁送上了热搜。
2021年8月30日下午17:38左右,西安地铁3号线列车上,两名乘客发生争执。
随后,地铁保安进行劝阻,劝阻未果,保安强行将女乘客拖拽拉下地铁,在拖拽过程中,扯坏了女乘客的衣服,致使该女子“衣不蔽体”。
正是因为这一粗暴的拖拽行为,将西安地铁,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2
先说个人观点,地铁保安有错。
因为是两个乘客发生矛盾,而据当时在场的“目击证人”所说,应该是女子打电话声音大了些,引起了部分乘客不满,然后是一男子和该女乘客产生摩擦冲突,随后男子弄坏了女乘客的雨伞。
多方拍摄的视频里,女子大喊“加我微信赔钱”,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一点。
所以,单就双方矛盾来说,两人都有过错。
并且,保安、网友、媒体,似乎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:
这原本是一起简单普通的纠纷事件,它不是严重的危害公共安全极端事件,处理的方式应当是“口头教育”为主,何来强制暴力手段处理?
罪犯都有人权,女乘客比罪犯还可恶?
3
保安点火,网友、媒体、官博运营人员,忙着天添柴加火。
所有人都陷入了这一场畸形的网络舆论骂战,没有多少人想着冷静处理好这件事,也好为将来潜在发生的同类事件,敲一个警钟。
愤怒的情绪是最好的流量宝盒钥匙,理智的观点是无人问津的稀有物种。
“车站工作人员及时报警协助处置。随后该乘客在安保人员的陪同下,抵达目的地后自行离开,未对后续车厢内乘车秩序造成较大影响。”
既然已经报警协调处理,为什么还要强行拖拽?
既然认定女乘客违法扰乱了公共秩序,为什么不送去警局行政拘留,而是让她自行离开?
既然后续未对乘车秩序造成较大影响,女乘客的过错问题解决了,她的人权问题,谁来给她一个回应,是不是也有人欠她一个道歉?
4
保安原本应该是去调解弱化矛盾的,结果生拉硬拽出了一个“衣不蔽体”,进一步激化了矛盾;
媒体本应该是客观公正报道陈述事实,以此为鉴警示后来人的,结果媒体自己歪了屁股成功转移注意力,把矛盾扩大到了男女性别对立上;
官博最后的通报,应该是安抚各方情绪、承认不当之处、加强日后管理的,结果轻飘飘地来了一句“感谢热心乘客对地铁工作的理解与支持”就完事了。
为什么两个人的骂战,最终冲上了微博热搜榜上10亿讨论量?还占据了知乎热搜榜第一?
看理想:西安地铁事件为什么令人愤怒与恐惧?
吴姓男星涉嫌强奸被批捕、阿里男员工强制猥亵女员工刚过去不到一个月,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又接踵而来,它们包括:西安地铁男保安拖拽女乘客并扒掉其衣服、北京某酒店内一男子将女客人当作性工作者并骚扰她、顺德一男子白天当街强奸女子未遂。
“这女的有问题!”
“我就说这女的不简单吧?”
“XX是错了,但女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。”
《女巫》
为什么一名女性被扒衣,所有女性都“感到被扒光”?受害者有罪论如何实施在女性身上?要想明白这些事件为何令女性发指,需要从女性身体的文化塑造说起。
既然总有人一遍又一遍地质疑、讥笑,那我们同样一遍又一遍地奋笔、反抗。
01.
是否拥有“穿衣服”的权利
这个夏天过去了,也不是什么都没留下。
8月23日,顺德某街道上,男性李某突然将一名路过的女性,“抱住并按倒在地”,8月25日,顺德警方发布公告,该男子“因近期生活不如意,遂产生违法犯罪念头”,目前案件尚在调查中。
在被发布的视频中,女性被扑倒的几分钟里,街上并非一个人也没有,拐角处有几名男性路人,在女性高声呼叫“救命”的过程中,无人上前制止,却有人拍摄视频,直至男性侵犯者行为越发过激,拍摄者发出一声“来真的哦”,才试图上前阻止。
时间来到8月30日,北京某酒店大堂里,一名女性被两名男性误认为性工作者,被追着问“是你吗?”
在女性后续发的微博里,有着这样的陈述,“朋友打电话帮我投诉到酒店,接电话的经理不仅没有认真严肃的处理这件事情,还在过程中笑出声,对此事极为不尊重和不屑:我们安保很强(意思你不是没出事吗,我就被骚扰两句,这有什么关系)”
她紧接着写到,“就因为我昨天穿了个大露背的裙子,所以我就要被酒店然后被你们的客人这样的骚扰吗?”
但该微博下,仍有人执着地发问,“那你是不是鸡”。
图源微博截图@并不软的软喵子
同样在这一天,西安地铁三号线也发生了一起事件。
一名女性乘客与男性乘客发生口角,口角的内容尚不明晰,但在路人发出的视频中,该女性在座位上坐着与另一名乘客试图交涉,从视频中并未看到有过激动作,但突然就被地铁安保人员强行拖出车厢,过程中女孩衣服被扯破,“衣不遮体”,物品也散落一地。
令人费解的是,官方回复避重就轻地突出受害者的“疯”,而甚少提及安保人员执法的合理性。此外,微博热搜词条#地铁安全员拖拽乘客合理吗#也完全遮蔽了女性在其中受到的侵犯。
图源微博截图@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
几天内,发生在顺德的景象位移到西安似乎没有什么不同,发生在北京的事情似乎也与西安相通。
女性声嘶力竭、无力呼救,保安则在其背后奋力拖拽、迈着大步阻止对方返回车厢,而车厢内外的看客并未试图帮助女孩,几段视频中,没有人为她披上一件衣服,他们几乎都在安全地带之外围观或拍摄视频,注视着不足一米外发生的一切。
这一群像构成了当下十分具体的、无法被遮蔽的女性困境, 不论是否“穿好”了衣服,女性始终处于被凝视、被客体化之中,无权处置自己的身体,甚至身体本身成为一种被威胁、被处罚的对象——
穿着得体可以被扑倒,穿着裸露会被当作“荡妇”,而如果“扰乱了公共秩序”,成为“泼妇”,则可能在安保人员履行职责的过程中,被“不小心”扒光衣服。
这三起事件中,女性没有权力决定如何穿衣服,也没有权力决定能不能穿衣服,只要不符合男性想象中完美无暇、纯洁朴素的形象,对女性的审视与批判便似乎具有了天然的正义,而裸露本身即成为最大的惩罚,指向“肮脏”、“低下”的性羞辱。
此时,没有权力“穿”衣服的女性已经不再是完整地、与观看者同等地位的“人”,而成为有“问题”、“污点”,可以被随意处置的“物”。
02.
“泼妇”“荡妇”,新时代猎巫
“女人应该谨防自己的声音被外人听到,就像她们需要特别小心不要在外人面前脱下衣服一样。”这是玛丽·比尔德 (Mary Beard) 在《女性与权力》一书里,记录的公元2世纪一位权威人士的言说。
到了2021年,我们很少听到这样不加修饰的歧视话语了,但其中的某种逻辑在今天还依然存在,并且进行了一次赤裸裸的展示——性别、身体、话语权,是“西安地铁事件”的关键词。
它们构成了这样的底色:身体羞辱,作为一种试图压制女性权力的“惩戒” (sentence) 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截止发稿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保安扒衣的主观性,但“当众扒衣”的行为,对女性却有着羞辱和威胁意味:“你敢反抗?那让你暴露身体,失去贞洁,抬不起头。”
这种惩戒行为的实施,正是建立在一种将女性身体视为“贞洁”,并将之与人身尊严所捆绑的基础上。
《西西里的美丽传说》
在今天,实体的贞节牌坊已经不存在了。但隐形的道德牌坊仍然在审视着女性的身体,女性的社会评价依然被与身体联系在一起,她们被要求衣着得体,“保护好自己”。
而惩罚她们的最有力的方式之一,就是让她衣着暴露于大众之下——不管是过去的剃头游街,前几年经常被当作饭后新闻讨论的“打小三,把她衣服扒了”,或是出现在各种校园霸凌中的脱衣录视频羞辱。
这就是女性长期以来的所遭受的极端“规训”之下的一极:“惩戒”。
《西西里的美丽传说》
03.
无孔不入的恐惧
你经常能在网络上看到反驳女性的调侃:如“化粪池警告”“三年血赚,五年不亏”,这些玩笑的内容和细节,恰恰反映了当下女性面临的困境:强奸、暴力、谋杀等等。
害怕走夜路,不敢穿性感的衣服,点外卖要备注“**先生”、独居女性家中常备男鞋、乘电梯要后按楼层、坐出租之前要先给朋友或家人报备,在路上时刻警惕着司机的一举一动……
一系列研究指出,女性在公共场所中,相比于男性,更加经常地认为自己有被攻击的危险,更容易感到可能受到性暴力的伤害,而当一个人越是意识到成为重大犯罪的受害者的危险是真实存在的,ta就会越害怕。
在一项1996年的研究中,研究者肯尼斯·费拉罗 (Kenneth F. Ferraro) 认为这近乎构成了一种“阴影效应” (the shadow effect) :对性攻击的恐惧,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女性的生活。
《我的天才女友》
而女性需要的只是能够“穿好”衣服,不必担心被不可预见的危险“扒光”,能够安全地在街道上行走,不用担心被随时扑倒,以及拥有无需在侵害事件发生后,不得不站出来解释“为什么是自己,而不是其他人”的权利。
《1982年生的金智英》的作者赵南柱曾在这本书的最后写道,“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儿,都可以怀抱更远大、更无限的梦想”。
或许更重要的,是自由地呼吸在阳光之下。
撰文:林孤、汁儿、苏小七、Purple、驼驼、林蓝